实验教学体系

1.提出“三个基本”、“一个专科”、“一个创新”、“一个考核”的儿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课程总体构架

“三个基本”是指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旨在打好学生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基础;“一个专科”以专科诊疗技术操作为主;“一个创新”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拓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个考核”是指OSCE临床能力考核,采用多站式的考核,对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和评估。

以往的临床实验教学单纯停留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没有形成综合体系,与临床实验教学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临床实习在病人身上进行实践而得到训练和提高,自从1998年《执业医师法》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中国特有的“6+1模式,家长对小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学生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无法保证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 中心以加强儿科临床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多种实验技术为手段,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主线,建设了基础性、专科性和创新性儿科临床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三所附属医院的儿科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资源,构建了贯穿整个儿科临床教学过程的儿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新体系,强调了模拟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造贴近临床一线的真实环境,为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模拟训练”

1)基本技能模拟训练:包括体格检查、四大穿刺、CPR、小儿外科学基础的无菌术、清创术等基本临床技能模拟训练。

2)采用标准化病人(SP):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用于临床诊断学和多站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培养学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能力。

3)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计算机的模拟训练,实现人机对话。借助于临床综合模拟人等计算机软件设备,开发或利用现有的儿科教学病例,并虚拟出临床场景,组织讨论式教学,进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训练,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明显增强了疾病的整体观和循证思维的教学。通过在本环节的学习,较准确诊断门急诊中和临床上各科常见的儿科疾病,掌握临床常见儿科疾病的诊疗原则,掌握部分急症的处理,利用临床循证思维进行临床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治。

“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临床能力锻炼和学习的主要实践阶段,医学生通过儿科临床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基本技能的实验和模拟教学训练,熟练掌握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手法、技巧和诊断技能,进入儿科临床技能教学的实践阶段---儿科临床疾病的见习和各科实习教学,医学生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两者不断融合、不断深化,使医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诊疗能力。

本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集中实习教学”的管理和规范,相较于管床医师指导的日常教学活动,临床实习集中教学活动就是指那些以专业组或科室为单位来组织的实习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实习前的基础训练、实习小讲课、典型病案讨论、教学查房等形式。在临床实践中穿插应用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和专科技能训练平台,以“集中实习教学”形式开展,作为医学生必修内容列入实习计划,根据不同实习科室的要求安排了相应的学时。例如在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基础训练阶段安排相应的模拟训练内容,如“四大穿刺”、“病历书写”、“专科诊断技能”等,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各教研室以教研室或病区为单位、以不同形式安排集中实习教学的内容,如小儿内科学系安排的教学查房、小儿外科学系安排的手术讨论等。